发布时间:2025-10-15 17:08:16    次浏览
在独墅湖图书馆借了两本书,一本是《隐居日记》,一本记不得名字了,两本书大概借了一个多月了,具体时间已经记不得,以为超过期限了。因为借书卡前段时间被朋友借去了,离得远没有功夫取回来。前天去吃饭的时候顺便带了过来,所以就赶着去还书,不然要收取费用的,每本书延期一天也就几毛钱。但是咱不愿意拖着不还的,总觉得不好意思,似乎有那么双眼睛盯着咱看,咱是有信用的人,会如期归还的。外面还是蛮冷的,走进图书馆室内,暖气开着,整个身体上的鸡皮疙瘩也瞬间消失了。很多学生模样的在座椅上认真的看书,有的还用手指指着书上的文字仔细品味。我轻手轻脚的进去,在门口的工作人员处刷了卡,然后往后走寻思这找几本自己感兴趣的书。不知道是上学的时候留下来的习惯,还是为了填充自己空空的脑袋,我闲暇的时候就会看书。或许是觉得要用文化来装饰自己虚弱的内心,或许只是为了消遣,有时总觉得世界变化的太快,不学习就会被淘汰,这种危机意识其实每个人有应该有的。读书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会读书的人并不多。我读书的方式大多是囫囵吞枣,认认真真阅读超过5遍以上的书没有,越多两遍以上的书倒是有不少。有的书当天读过了,一周之后,你再问我,我已经记不得了。最近看了几本书:《魔鬼搭讪学》主要讲的就是教你如何搭讪陌生人,记住了一个观点,做真实的自己。其实是很难的,我们在社会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时候你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是虚伪的,别说你没有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上火的凉茶》:王老吉和加多宝之间的商业战争,就像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掐架,不可谓不热烈。广药集团收回了商标权,却没有在饮料行业更多的经验;加多宝虽然失去了商标权,但是有渠道销售的优势,加上借助中国好声音的舞台着实火了,成了最大的赢家。要知道中国好声音的舞台广告费用从每15秒18万持续涨到了32万。有钱就是任性!《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一个倒插门没有地位和尊严的小伙子,经历过苦闷到改变到成功的辛酸路程。小伙子说一切从自己愿意改变走出去开始。他的朋友圈中,也有很多和他经历类似的人,都是苦出身,没有过高的学历,没有深厚的背景,白手起家,通过自己脚踏实地的努力,挣得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用他们的话说:挣的都是辛苦钱。用他们的话说:不辛苦又怎么能挣钱?想起了中学时代学过的一篇文章,书非借不能读。凡是我自己掏钱买的或者是借过来的自己都会认真看,有的至少两遍以上。但是那些免费的,比如“百度阅读”中有很多免费的书籍,我点击领取之后,倒是没有耐心看完,付费的总是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完。证明了什么?轻易得来的东西不珍惜,以为就是鸡肋。有人借书不稀罕,但是有人送书你稀罕吗?读者问了,这有什么稀奇的?最近懂懂一直在送书,每天几百本,昨天送的单不说书本身的成本,送了500本,快递费每本7元,一共是3500元。各位,有的人一个月的工资才这么多,再加上书的费用那就是上万了。虽然我现在没有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至少我觉的谁都不是傻子。或许这就是一种境界,先付出的心态来做事情。我也想起来一句商业语录:撒出去的钱事前要知道怎么回来!到底是金钱造就了豁达还是豁达成就了财富?有一个红酒妹起初生意并不好,进价120的红酒卖200元。后来找到了一条促销的道儿:你买红酒我就送签名书。名人效应在普通人看来总是有魔力的,有了名人签字的书消费者就想拥有,没有签名或许你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试想如果现在跑男团的成员跟你合影,你是合呢还是……肯定直接就奔上去了。签名书不是每个人必须的需求,但每个人都是有潜在需求的。这是需要来激发的。更何况签名书它是具有有限行的,在一段时间内市场上就那么多,物以稀为贵,少了就更想占有一份儿,关键就看你能不能激发需求。这招做好了,每天赚个三五百还是没问题的,红酒妹也确实做到了。不是没有生意,是你总是盯着大生意,夹缝中的生意就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