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17:08:16    次浏览
还有半个月,火热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又将如期打响,如果说八年前“双十一”的诞生让消费者迷恋疯狂,如今的消费者面对“双十一”是否日渐趋于理性,“双十一”第八年,消费者还能否继续为之疯狂?淘宝天猫“双十一”七年销售额疯狂增长1824倍“剁手一族”对着早早就填满的购物车虎视眈眈,万千消费者强迫症般地刷新页面,生怕与折扣擦肩而过……每年进入十一月份,这便是网民的常态写照。 追溯到2009年,由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首次发起“双十一”网购狂欢节,让人们第一次从“光棍节”跳脱出来,开始加入“双十一”网购大潮。 2009年“双十一”活动总销售额为0.5亿元,201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第七年创造新的记录,交易额达到912亿。“双十一”销售额在七年间疯狂增长了1824倍。“双十一”也正式从“光棍节”演变成当之无愧的由中国电商创造的“全球购物狂欢节”。 疯狂背后陷阱侵袭网购商品不合格检出率34.6%去年“双十一”,沈阳市民小于早早地就把天猫购物车塞得满满的,购物车内的商品总价将近两万,最后的战果也相当显赫,“除了一些限量商品实在抢不着,总共抢了一万多的货,家里的卫生纸、洗衣液、孩子的纸尿裤能用一年。”一年后的今天说起去年“双十一”,小于还是难掩兴奋。 和912亿销售数字背后的万千网民相比,小于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清空购物车的疯狂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退换货的糟心,甚至是网购商品不合格、网购陷阱的侵袭。 10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网购商品不合格检出率为34.6%,引起网民关注,在搜索引擎搜索“网购投诉”、“网购假货”、“网购陷阱”分别有528万、474万、228万条相关结果。在网购疯狂的背后,网购投诉、网购假货、网购陷阱等弊端也日益显现。 理性网购消费或将推动“双十一”销售再创新高上周阿里巴巴在香港召开的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表示,今年将弱化对销售数字的关注,更关注消费和品牌推广行为的创新。京东商城更是打出“认真购物,买点好的”的口号,倡导消费者拒绝冲动、理性购物。 对此,辽宁社会科学院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任姜岩表示,“‘双十一’”已经成为网购消费的一个符号,销售额也有望再创新高。但相比前几年对双十一的疯狂、盲目跟风,消费者会更加理性,会更加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品质和售后,而网购平台也应该做好监管,杜绝自身平台假货的存在,同时完善售后服务。” 除了电商大佬们全力搅动“双十一”大促,本地实体商业也在摩拳擦掌,对于即将到来的电商攻势,本土实体商业将如何应对?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华商晨报记者杨倩 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晨晨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删除华商晨报征集新闻线索如果您遇到突发事、感人事、新奇事、烦恼事,都可以拨打华商晨报新闻热线——96128,或关注华商晨报官方微信——hscb02496128。线索一经采用,有奖励哟!